根據
生物質鍋爐是否使用脫硝催化劑,尾煙脫硝主要有以下兩種: 選擇性催化還原( SCR) 和選擇性非催化還原( SNCR) .
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是還原劑( 常用NH3) 送入煙道與煙氣混合,在催化劑的作用下,320 ~ 420 ℃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低溫狀態(tài)NOx還原為N2和H2O,從而實現NOx的減排.一般來說,常用的催化劑是由FeO2、Ag2O5和WO三制混合物.
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是將氨水或尿素作為還原劑直接噴入900 ~1100 ℃在高溫煙氣中,氨、尿素等還原劑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為NH3和其他副產品,然后,煙氣中NOx產生分解NH3進一步發(fā)生氧化還原反應,煙氣中NOx還原為N2和H2O.
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與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的區(qū)別主要在于二者的反應條件不同,具體體現在是否使用催化劑、還原劑的類型、反應溫度高低等方面.
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和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的優(yōu)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脫硝效率高,可達80% ~90%的缺點主要體現在投資成本和設備運行成本高,由于我國選擇性催化還原催化劑技術不完善,更依賴國外技術,但國外專利障礙增加了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的運行和維護成本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的推廣和使用. 脫硝過程中不需要使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的催化劑~ 1100 ℃在窗溫條件下,NOx與還原劑NH3反應和脫硝,技術缺點主要體現在: 在實際燃燒過程中,燃燒負荷和燃料類型會影響爐內溫度分布,進而影響選擇性催化還原窗溫度,為了達到更好的脫硝效果,
生物質鍋爐根據窗溫調整噴氨位置,增加了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技術難度. 目前,我國約96% 發(fā)電廠主要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法,約4% 發(fā)電廠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.